随着6月18日的临近,作为年中重要的电商人造购物节,天猫、苏宁、京东、国美等各大电商早已磨刀霍霍,一场电商大战即将爆发。近日,阿里巴巴和苏宁两大巨头联合表态将合体打造好玩的“6·18超级粉丝狂欢节”,迎战各大电商。
硝烟弥漫中谁会是赢家?频频举起“低价促销”牌的电商人造购物节还能玩多久?人造节的生命力还有多久?这些都是电商玩家需要提前思考的问题。
提前备战市场硝烟弥漫
电商的年中大促“6·18”即将到来,而早在5月份几大电商就已经先后高调宣布启动“6·18”狂欢大促。
早在5月18日,京东便宣布启动为期一个月的“6·18品质狂欢节”;仅一周之后,5月25日,阿里巴巴便宣布,正式启动“6·18超级粉丝狂欢节”,并且在6月1日和苏宁的联合发布打造好玩的“6·18”;同样也是在5月25日,国美在线公布今年“6·18”活动主题是“不说话,只比价”;乐视也于近期正式公布了今年“6·18”乐视生态的活动细节。
据了解,阿里和苏宁在去年十月正式牵手,此次“6·18”年中大促,将是两大巨头继去年“双11”之后的又一次大练兵。所以早在5月23日,苏宁易购便召开动员大会,表示全品类商品都要进行大力度优惠促销,要“KO 6·18”。苏宁云商集团COO侯恩龙表示:“苏宁易购‘6·18’期间的价格要全面对标竞争对手,必须比去年‘双11’价格还要低。”
天猫电器城总裁印井表示,此次天猫联合苏宁打造的“6·18超级粉丝狂欢节”将聚集于3C数码产品,尤其是消费者最热衷的头100款热销产品。另外,在品质和服务上也会做到聚焦,在急速送达和售后保障上会有一系列的举措。
京东为期一个月的“6·18”大促已经在6月1日正式揭幕,据悉其209个大型仓库,6个“亚洲一号”智能物流中心,以及众多转运仓、产地仓、协同仓等都已就绪;在北京等多个城市的多温层冷库也会在活动期间提供生鲜农产品当日送达服务。
国美在线CEO李俊涛透露:“今年‘6·18’,国美活动时间将长达26天,比京东提前一个星期开打。除了时间外,今年国美在线的活动节奏与京东完全相同,3C、大家电、超市等全品类将与京东同一时间,完全对标京东。”
各大电商已经备齐弹药库,年中大促“6·18”将会燃起怎样的焰火?
人造节争相跟风背后
今年的618狂欢,各大厂商更加重视产品真伪是有保证、品类是否足够、物流是否靠谱等,即所谓的用户综合体验。一改几年前一味的追求低价导致商家搞得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国内电商已经逐步走出初步竞争阶段,对于整个电商环境来说,这是个好事。接下来就是如何提升综合体验的问题了。
在这点上,亚马逊在美国踏出了前路,京东则在国内带了个好头,在产品质量、物流体系建设等方面做足功课,尤其是建设仓、配一体化自营模式,不断提高供应链效率,保障用户体验。也正是借助今年618店庆,京东开始演练其综合供应能力。相比之下,有着先天线下优势的苏宁国美并没有把握住机会,基于平台模式的阿里又很难掌控供应链。
竞争模式就是如此,一鸣惊人往往源于前期的势能积累。竞争的初期阶段,大家都比较Low,谁比谁都好不到哪去,差距并不会太明显,不过一旦有人抢跑,加强供应链能力缩短物流存储周期,就会带来质的飞跃。
低价营销路在何方?
从天猫首创“双11”至今,电商人造节已经走过七个年头,电商人造节在消费者印象中最大的标签其实就是低价。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电商人造节已经陷入低价营销的瓶颈。
人造节起到了什么宏观经济的贡献吗?首先刺激群体消费是激活经济手段,只要商品和资本在不断流动,就可以基本确保经济的健康。况且,我国的储蓄率本来就高,消费观念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过于保守,导致GDP的消费构成占比总上不来,所以购物节的确有助于GDP结构的调整,但是作用不大。
双十一等购物节给商品供给方提供便利。毕竟打折不打折,商家说的算,所以购物节给商家提供了一个无成本的option. 其次,购物节的促销本来就是一种广告展示,在这一天商家可以名正言顺的赔钱卖吆喝,不用经过广告商分成,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楼盘还放在双11上卖。没看过房子谁赶去网购房子呢?但是网购的时候看到了房子低价的网络标语说不定就会去真实的楼盘看看。
人造节带动了周边的一系列产业。大学生、农民工与社会闲散人士的就业一直是大难题,有可能直接威胁到社会经济的良好运作及稳定。电商平台的繁荣带动了个体经营、信息科技以及快递行业的繁荣。所以人造网络购物节在微观上可能诸多诟病,在宏观经济上绝对是功不可没。就算有人说电商平台是在烧投资人的钱,那么宏观上也可以理解为有钱人利用投资电商在为社会创造就业并且作出了经济贡献。
人造节从效果上来看将会逐渐衰减,如果人造节在低价营销后没有一些新的东西出来,在3~5年时间里电商人造购物节会逐渐消失。
互联网未来的销售是时点的销售,从理论上来讲,人造节实际上才刚刚开始。电商人造节将给每一个小众的节日赋予特殊的意义,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造节出现,人造节的意义将是移动互联网给人类创造的文化现象。当然一些生命力强的人造节会长久地存在下去,像万圣节;而另外一些小众的人造节则会走向消亡。
不论双11还是618,不论谁的主场,线上线下的主流玩家们都在抓住「人造网购节」机会不落人后地出演。但归根到底,节日的喧嚣很快会过去,想要真正赢得用户心,最终比拼的还是品质、价格、速度、服务综合而成的购物体验,这个简单的道理在今后的电商大战中将不断得到证明。
目前无人评论,请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