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正在崛起,营销又将迎来哪些改变?一年一度的移动互联网盛会,GMIC 2017(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近日在北京举行。小米MIUI广告销售副总裁金玲受邀出席,从数据联动与媒体联动层面分享了人工智能时代下的营销变革。分享结束后,数知就AI时代营销的趋势采访了小米MIUI广告销售副总裁金玲:
数知(DigiVoice):小米是如何把握住人工智能时代的营销机会的?另外,您刚刚演讲中有提到人工智能时代营销的三大趋势:个性化,场景化和时效化,这三大趋势是如何体现在小米的智能营销上的呢?
金玲:其实雷总早就看到了人工智能的时代会来临,所以他在2013年的时候就布局小米生态链,去做智能硬件,这是他的远见。我们选择就投资的方式去做,这个方面的我建议你看一下我们的新书叫做《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这本书就讲到了当时小米做生态链的初衷,包括这个过程中很多纪实的记录。
关于AI时代营销趋势:
*首先个性化是我们一直主张的,因为小米的用户一直比较年轻。个性化其实是因为技术的发达,小米在技术能力和数据能力上是齐头并进的,所以大家用了小米手机看到我们的广告会发现相关性越来越高。
*另外就是全场景的覆盖能力。其实,我们比腾讯的场景还多,小米的手机里有工具型、入口型、资讯型、娱乐型等等各类APP,真正是一个全场景。同时未来我们也有很多线下智能硬件带来的可拓展的场景。比如冰箱未来可能就是一个媒介,这个场景也是我们独有的。所以一方面我们是结合实际去探索,另外一方面我们也会跟随公司的人工智能进程,去拓展媒介的资源和智能分发的效率。
*实效性是最难的,你要及时洞察到这个时刻用户的需求,这个Moment很重要。我们的用户覆盖可能不如BAT,但是我们的数据标签足够准确、量足够大,在对小米用户的洞察上我们一定是非常领先的,所以洞察这个Moment,如果说我们不准的话,别人也很难更准。
数知:大家都在谈大数据、人工智能,不过品牌营销的核心还是在于消费者,有评论说,小米营销会给米粉的体验会带来影响,您如何理解数字广告的消费者体验?
金玲:本身我也是消费者,我理解广告肯定不是对消费者完全没有影响。技术的先进性可能在于我们会越来越了解消费者,比如说你是一个男士,我就不该跟你推卫生巾的广告。
我们会让广告更贴合用户的需求,形式上会更原生。同时,广告会成为对用户有价值的商业信息,这会是数字广告未来的趋势。比如明天你要和女朋友约会,搜肠刮肚了也没找到满意的餐厅,系统可能会提醒你有家新开的餐厅,这个礼拜五要不要跟你的她去有一个Dating. 这些都是手机未来智能之后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改变。推荐一个餐厅是广告,但这也是你需要的信息。
手机做互联网营销,最大的痛点是在于需要保护用户体验,小米以用户体验为中心,坚持广告的原生,广告一定要贴合用户场景。在不同场景,广告可以不一样,在让用户很舒服的情况下不知不觉中影响用户。这样的广告不仅是在品牌端提升好感度,也同时在影响着用户的心智,小米帮助这些品牌在和米粉交朋友。
数知:您刚刚也提到说米粉是一群非常年轻有活力的群体,未来您这边在开拓广告市场的时候有没有什么规划,或者说倾向跟怎样的品牌进行合作?
金玲:我们是一个品牌的平台,能够帮助广告主跟消费者做朋友;
同时我们也是一个效果平台。比如说:
*我们可以帮一些广告主(如电商类广告主),做手机上的分发。
*我们还可以提升APP的激活率。用户装了这个APP之后可能没有使用,手机系统就可以针对这些用户,给他发push提醒他,你装的这个APP有个促销要不要来看一下,用户一点激活了,这个用户就用可能会被留下,这也是一种效果。
*我们也会促进平台跟用户的交易效率变得更高。我们会结合用户的一些购物习惯、搜索习惯或者其他一些标签,帮助这些电商客户推荐给用户更合适的产品,这是提高客单价很好的办法,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是一个效果平台。这部分,很多媒体类的平台,技术能力上很难帮广告主实现。
*另外,品牌广告主也在效果化。
*然后品牌广告的部分,小米有几个差异化的优势。第一个就在于我们的用户群体质量,我们有2亿多用户,体量已经不小了,什么样的App有这样的体量?然后这两亿用户有些类似的特点,就是他不从众、懂生活,是高品质的客户,年轻有潜力,这些用户群体一定会吸引一些广告主。
数知:能否详细介绍一下最新推出的营销解决方案“小剧场”?会给广告主带来哪些具体的好处?
金玲:这其实我们一个很成熟的产品了。我自己本身就是营销人,所以我很了解营销的痛点。现在其实很多营销的效率有点低,同一个广告素材,上面的广告包含了品牌和促销两个信息。这可能是因为广告主没有安全感,他认为我只有一次触达用户的机会,我就得表达清楚。比如一个品牌新车发布同时也有促销,广告主在展示这个车的美轮美奂的同时,把这次促销的价格有多么优惠也想说清楚,结果那个广告一定就很花。
小米给客户的安全感是说你不用着急、你慢慢来,手机在你这里,用户就在手机的对面,我们可以第一个CPM打品牌,第二个CPM打促销,第三个再打网上团购,这个时候其实解决了客户的痛点。那这样的话,广告的先后顺序按道理就是有要求的。“小剧场”解决方案就能解决这个问题。系统会追踪用户,实现素材高效展示。同时,对于多素材和有展示顺序要求的客户,小剧场也可以完全满足,无论用户以什么样的顺序打开媒体,都能保证客户的广告素材按照要求的顺序展示给用户,并且同时实现去重和频控。
还有其实有些品牌我是觉得他可以有一个故事版,像我们关于汽车的一个锁屏画报,用户点击过来就证明对车感兴趣,你就可以三张图片,第四张换个视频,因为用户是在主动阅读,没有什么反感。
数知:现在OTT在营销领域很火,不过感觉这一领域同质化比较严重,小米在OTT营销这块的特色和差异性是怎样的?能不能透露一下接下来会有哪些机会可以开放给外界的合作伙伴?
金玲:传统的厂商你都知道了,互联网电视其实不多。我是一个典型的互联网用户,电视一定要是个性化的,其他厂商的直播流就很难碰巧迎合我的兴趣。小米电视差异化首先就是我们是互联网电视,用户是主动性的,这一定是大的趋势,每个人都更愿意个性化的去选择。
同时,我们还有一个智能的推荐系统,一方面我要选择,一方面用户还是懒的,我希望我选择了一段时间之后你懂了我了,你能帮我主动推荐一些主题。我们的“瀑布流”下来,那个是没有止境的,一直往下滚动,我们的内容编辑真的很用心,各种主题的编辑组织得非常好内容也多,选习惯了你会发现系统能懂你,第一屏第二屏跟你相关的内容越来越多。
我们的营销小米OTT的特色和也是相匹配的。我们目前卖的的是开关屏广告,之后也会有很多原生的广告。我们的客户比如BMW,它有很多品牌故事,都是视频的,你就可以有一个宝马精彩瞬间的专辑,放在我们的瀑布流里,这就算是一个原生广告,这就是我们一个差异化。
广告主现在还在惯性思维中,需要我们带领一起做。客户目前认可的是开关屏,我们得先迎合,再告诉他还可以有别的玩法。你可以理解为我们是一个智能的互联网电视,未来我们的营销方式也是会更个性化、场景会更多,同时也会及时地满足用户在营销方面一些商业信息的需求。
合伙伙伴方面,目前我们OTT这块都是一批优选的广告主,毕竟互联网电视的用户群体比较高端,我们的服务团队不希望很标准化地去做一个很新兴的市场,因为一旦标准化就意味着你没有创新,我们还是希望我们的团队勇敢去探索,直接面对广告主。等我们特别成熟了,就可以直接把标准化产品推给广告主和代理商,但当下我们团队觉得这还是一个兴奋点。我们整个团队都很有极客精神,觉得每天有不同的解决方案、不停地探讨,广告主也很愿意跟我们尝试,试完之后他们也很happy,就像之前PUMA做的个性主题,他们全球的CEO竖大拇指,他们中国市场部的同事还被请到美国去做分享,这非常有趣。
数知:金总您刚刚有提到小米的用户是偏于年轻化的,像90后80后这样,那如果对于想要覆盖老中青这种多层次的用户的广告主来说是否有一些局限呢?
金玲:其实老年用户我们也有,我们周围的一些年轻用户除了自己用小米产品,也都会给爸妈买过。只是我们中老年用户占比没有那么高,我们大部分可能还是年轻用户。2亿多用户中,里面有两三千万是中老年人,其实体量已经不小了。我们的用户年龄群体其实主要是在20-26岁之间,整体来说算年轻吧。
小米的性价比很好,我想未来年轻人的消费理念可能是,他们不需要奢侈品去标榜我自己多么有钱多么有品味,他们很自信。小米是一个有前瞻性的公司,他其实是迎合了未来的人的一个消费理念,我只是买对的,并不是买贵的。
评论已关闭